2018年第二屆洲際盃孔雀魚挑戰賽 @Belgium

賽事日期:2018年5月3日至5月6日

扣除掉在2016去維也納參加世界盃的賽事,這一場比賽算是我第一次親身去參與歐洲當地的賽事活動。

歐洲的賽事聯盟IKGH是一個跨國組織,每年在歐洲區都會有一整年度的積分與非積分賽事,讓歐洲各國的玩家可以參與,每年則會按照積分,在大尾組、劍尾組與短尾組三大類組分別頒發總積分前三名的大型獎盃,非常具有紀念價值,雖然說這是一個業餘愛好者的比賽,但嚴格說起來已經很有職業化的感覺,且賽事規則嚴謹度與規模,都很值得亞洲來學習。

而比利時的賽事在每年的歐洲賽事行事曆中,則是一場非常特別的賽事,主辦人Eddy Vanvoorden會在每一年的比賽內,邀請其他非歐洲國家的飼育者來擔任評審,並且嘗試導入一些和現行歐洲賽事較為不同的規則在賽事中,實驗性質的看狀況如何。

所以在這樣的比賽中,往往可以看見一些非歐洲主流的孔雀魚品系和更多元化的表現。當然,這是對歐洲玩家來說,對亞洲來講,可能早已看到膩了也不一定。

一般歐洲賽事會是一個為期四天的活動,不過從場地設置開始,你也可以說它是將近一週的比賽活動。通常參賽者魚隻是星期四入缸,然後休息一晚後,評審於星期五進行一整日的評分,然後星期六起開放參觀並公布結果,星期日則是進行拍賣與撤展。

和所有IKGH賽事相同,在燈光、魚缸,還有供氧上都是標準設置,另外參賽如果繳費5歐元的話,就可以把魚在賽後帶回,不然就是賽後捐獻給主辦單位進行拍賣。

在比利時Diepenbeek進行的比賽會場,有一點非常特別的就是,會有一些特別的孔雀魚應景裝飾品在會場,如孔雀魚咖啡、孔雀魚啤酒等等,非常有意思。

而在這場比賽的第三天,也就是星期六的晚宴,也同時是2017年度的年度積分冠軍、亞軍和季軍頒獎典禮,所以很多參賽者都從歐洲各地遠道而來,因此我也和許多在2016年認識的朋友再次見面,並且運氣很好得到了這場比賽底劍的冠軍。

評審評分實況

晚宴、頒獎典禮,以及拍賣會

最後的拍賣會也是十分有趣,筆者第一次參與這樣的拍賣,也有幸購入自己想要的魚,可惜來台灣後就水土不服死了,就希望未來還有機會能再參與囉!

部分參賽分組得獎魚隻,攝影者為Ralf Lock

最後,僅此紀念Peter Eder,這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他,他已於2019年過世

廣告

發表者:Gary Lee

The founder & owner of Guppy Master Project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