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因起源
馬鞍(Saddleback),或稱半禮服(Half tuxedo),一直是一種讓人很容易忽視的表現,因為他可能藏在許多品系裡面,和其他基因共同表現時,就會被不夠仔細的飼育者所忽略,如和禮服基因,甚至是斑馬紋基因。直到近期才被單獨慢慢分離出來,形成獨立的表現,和各類尾形介接。


表現特色
在魚隻後半身上背,有整塊的黑色色塊,視覺上有如馬鞍一樣,或者原本禮服基因(Tuxddo, half black)表現被切了一半,所以又叫半禮服。在筆者和Alan S. Bias的討論中有談到,這其實是孔雀魚後背上一連串黑色色塊的組合,之後連接在一起,讓你視覺上產生出一整條黑色的效果。 另外,通常表現馬鞍基因的魚,在腹部會有強烈的黃色素塊連動表現,國際代號是用Ci,全名是Cinnamomeus。


遺傳模式
較早時也被認為是連接Y染色體的限性遺傳,但隨著人為長期選育後,也發現了X染色體的伴性遺傳,且母魚會遺傳表現的,通常也能夠從肉眼上看的出來。
品系發展
因為腹部這塊黃色很難分離,所以在實際做魚時,會碰到許多困難點,在顏色組合上會有些不自然。也因為顏色中斷點就在背鰭接合處,若前半身色塊無法做出正確的搭配,也會產生一種視覺上的不協調感,因此較難受一般玩家喜愛。
就筆者個人看過較成功的搭配,是採用希梅爾芬尼白金與體染黃金較重的前半身(台灣所謂的黃白金),來搭配馬鞍的表現,尾鰭也以黃白色為主,這樣就能夠形成較協調的色彩組合與視覺刺激。 另外,若尾背紅色均為紅色的馬賽克,也能有不錯的視覺效果,部分劍尾也會利用此基因來填補後上腰的空白,也期待能有更多令人驚豔的應用與作品產生。

